沿襲Mustang基因 這臺“電馬”夠狂!
評測 發布于:2021-09-14 23:26:56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福特是發布并上市了旗下首款電動SUV車型——Mustang Mach-E,當時公布的交付時間是在今年年底,而現在離交付的時間是越來越近了。
在先于國內上市并交付的美國市場上,Mach-E的表現還不錯,總銷量達到13951輛,位列銷量榜第四名。
對于這臺冠以Mustang之名的純電動SUV,它的表現會不會砸了Mustang的招牌,這回我們有幸受邀在交付前進行賽道試駕體驗,一起來看看它的實力。
1.Mustang Mach-E三圍尺寸4730*1886*1621mm,軸距2984mm,是一款定位中型的純電SUV。
2.新車全系標配L2級駕駛輔助功能,具備福特車路協同技術,能在中控推送信號燈信息,紅綠燈提醒等等。
3.Mustang Mach-E搭載SYNC+ 2.0智行互聯系統,共享百度系生態,整合百度數據、云、地圖、語音、支付等能力。
4.新車電池電芯采用比亞迪811三元鋰電池,長續航車型電池容量為80.3kWh。
這次賽道試駕,福特選擇了一個高低落差相當大的賽道,對于車輛的動力性考驗頗高。
先來說說Mustang Mach-E的動力,它總共分為四種動力,都是采用永磁同步電機,中低配車型的百公里加速在7秒,頂配和次頂配的四驅車型則分別為3.65秒和5秒。
從售價來看,后驅長續航車型將會是主力銷售車型,這次的賽道試駕我們也是主要駕駛這個配置車型。
初次上車,Mach-E還是會給我一種熟悉的感覺,特別是熟悉的旋鈕式換擋。
Mach-E的整個坐姿視線良好,即使座位調整至最低位置也不會感覺視線阻擋,顯然這是出自純電平臺的產物,不會像油改電車型的怪異坐姿。
雖然長續航后驅車型的百公里加速數據并不亮眼,但是跑在重慶這個賽道上還是有點讓人出乎意料的。
在賽道的爬坡路段,只要你需要加速踩下加速踏板動力隨采隨有,扭矩的輸出非常的充足,即使沒有采用動力輸出運動取向的模式,它的動力應付起這個賽道也是綽綽有余。
在駕駛模式上,Mach-E提供了三種駕駛模式,有意思的是它的命名沒有采用常規命名,而是頗有詩意的稱之為“細雨”、“入勝”和“不羈”,這三種模式分別對應經濟、普通和運動,動力反應是逐級加強的。
另外,這三種模式也融合了動能回收、轉向助力的調整,“細雨”模式動能回收會弱些,“入勝”模式動能回收稍強些,而“不羈”模式反而回收更強一些。
它的調校邏輯是為駕駛服務,“不羈”模式下回收強一些可以模擬燃油車的一種松油拖擋減速的感覺,不過這三種模式它的動能回收都比較容易適應,不會有很強的拖拽感。
如果需要節能駕駛,Mach-E是提供了單踏板駕駛選項,這種模式下動能回收是最強的。
有意思的是,為了增強駕駛的樂趣,福特是給Mach-E提供了聲浪模擬音效,在“入勝”和“不羈”模式下都可開啟,這種聲浪控制的恰到好處,不會太惱人。
懸掛部分,Mach-E是采用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掛,懸掛整體會偏運動些,它的路感會比較的清晰,懸掛的行程并不長,因此在彎道中的表現出色,即使過一些掉頭彎也有很好的支撐。
要知道油車的Mustang的名號是“直路王,彎道亡”,Mach-E的彎道表現顯然要好多了。
由于在賽道進行試駕,因此并不能很全面的反映它的底盤表現,不過總體給人的印象是比較高分的。
除了不錯的懸掛調校,它的轉向表現對操控的提升同樣不可忽視,轉向的助力根據不同的駕駛模式會加大,指向性上是非常的精準,在賽道上入彎判斷輕松。
制動方面,Mach-E是全系標配四活塞卡鉗,制動腳感適中,踩下剎車踏板它的制動力也比較線性。
1.基礎配置
基礎配置部分,Mach-E提供不可開啟全景天窗、10.2英寸全液晶儀表、15.5英寸中控屏、前排手機無線充電、前排座椅加熱、車內空氣凈化器、電動后備廂、藍牙鑰匙等舒適性配置,基本上都比較齊全。
高配車型還有矩陣式大燈、10揚聲器的Bang&Olufsen音響、19英寸鋁合金輪圈、感應后備廂、方向盤加熱、駕駛位座椅記憶、前排多層隔音玻璃等。
對于主被動安全方面,也是非常重視,配有膝部氣囊、前/后排頭部氣簾、車道保持輔助、主動剎車、倒車車側預警等功能。
2.輔助駕駛系統
國產版Mach-E全系標配由6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組成的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專業包,提供全速域自適應巡航、車道居中輔助等功能,實現的功能和競爭對手相比會顯得比較的基礎。
運算平臺則整合了MobileyeQ4圖像處理芯片、英飛凌Aurix基礎運算芯片、TITDA環視攝像頭處理芯片以及恩智浦TreeRunner專用傳感器芯片等等。
Mach-E目前能實現的就是標準的L2級輔助駕駛,在高速公路上能夠很好的保持在車道中間,表現比較的自然,除此之外它的自動泊車功能的邏輯還是保守了些,在泊車時需要一直按住泊車按鈕。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另外花1.5萬元升級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升級包,才可以獲得BlueCruise主動駕駛輔助、一鍵泊車等配置。
相比于能在某些情況下實現自主變道超越慢車、駛出匝道轉換高速、識別交通燈自動停車等功能的特斯拉FSD,目前福特BlueCruise系統在功能上要更少一些。
據了解,目前BlueCruise已經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和中國累積了約110萬公里的真實路況測試,不過國內用戶要享受到這些功能就要選配Co-Pilot360升級包了。
前面提到,Mach-E有不錯的駕駛視野,同時它的座椅表現同樣值得一贊。
前排座椅有不錯的包裹性,座椅皮質柔軟,而后排的坐姿是最大的亮點,坐進后排它的靠背角度恰到好處,坐墊和靠背的夾角讓你坐進去是非常的貼合,坐墊長度也非常的不錯,總之后排的乘坐感受是值得一贊的。
具體的乘坐空間表現上,身高178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調整好坐姿后頭部空間剩余兩拳,這也是得益于全景天幕“偷”出了不少空間。
保持前排坐姿,坐進后排,它的頭部空間會顯得比較的局促,腿部空間兩拳多點,對比它的軸距來看這樣的表現只能說一般了。
儲物空間方面,它的后備廂容積比較規整,后排靠背支持4/6比例放倒,放倒后可以和后備廂形成全平。同時由于是后置電機,因此后備廂下方并沒有傳統的備胎坑了。
另外,我們實拍的長續航后驅車型它的前備廂也有一個容積不錯的儲物空間。
福特Mustang Mach-E和我們熟知的Mustang并不是一回事,但延續Mustang命名的Mach-E依舊保留了大量經典Mustang的元素。
從福特的角度來看,與其從零開始設計不如沿用過往車型的設計元素,但傳統車企恰恰就是這樣無法擺脫傳統的設計框架,保留著傳統的進氣格柵造型使得電動化并不那么純粹。
側面來看,Mach-E轎跑SUV的身姿展露無遺,長前艙蓋、后移的A柱、溜背的C柱,跑車基因得到了傳承。
車門把手的設計上,Mach-E的車門開啟方式則又有了新的創意,直接采用了無門把手設計,提供四個按鈕,按下后車門就可以自動彈開,不過它的電機彈開機構產生的噪音稍微大了些。
輪轂的造型上Mach-E表現就比較的普通了,中低配車型都是配備一樣19英寸和造型的輪轂,頂配車型則提供20英寸花瓣造型的鋁合金輪轂,沒什么太大的亮點。
車尾部分,Mach-E標志性的三杠尾燈組合相當醒目,即便是不熟悉Mach-E的路人也能一眼看出這是一臺Mustang。
它的下保險杠顏色和車身并非同色,擴散器的加入也增加了不少運動屬性。
內飾設計上,Mach-E也比較簡潔,屏幕的布置上,Mach-E的中控屏幕采用豎置形式,特斯拉此前車型也采用豎置,不過如今改款車型后全部采用橫屏了。
豎屏好還是橫屏好沒有太大爭議,只要系統設計的好都不難用,所以大家也不必糾結,喜歡橫屏還是豎屏就看自己需求了。
屏幕尺寸上Mach-E中控大屏為15.5英寸,中控屏幕的屏占比稍小一些,屏幕邊框比較的粗。
硬件上Mach-E搭載了高通驍龍820A處理器,參照使用了同款處理器的小鵬P7在車機上的表現,個人認為Mach-E這套車機的響應還是很流暢的。
系統部分,Mach-E運載了SYNC+智行信息娛樂系統,這套系統與百度共同研發,因此本土化軟件生態就自然不用太過擔心了,車機集成了包括百度地圖、QQ音樂、愛奇藝、美團等應用,還加入了支付寶、ETCP等無感支付功能。
界面UI采用更多的滑動卡片形式,可以快速調用所需應用,實際操作還算方便。
傳統車企傳承的Mach-E保留了不少實體按鍵和控制旋鈕,像傳統的車輛啟動按鍵還保留著,換擋機構采用福特常用的旋鈕式,自動泊車和電子手剎的按鍵也都還在。
Mach-E的定位可以說是直接針對Model Y,在特斯拉推出磷酸鐵鋰版本后,它的售價也直接降至27萬多起步,對Mach-E構成很大的壓力。
實際上,Mach-E相比Model Y是多推出了兩款入門的單電機車型,將Mach-E的購車門檻大大拉低。
不過同價位還有極氪001,競爭相當激烈,多說無益,福特Mustang Mach-E盡早開啟交付才是正道。(圖/文/攝:皆電 周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