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仗沒贏過,銷量沒輸過!第九代凱美瑞能否繼續霸榜?
評測 發布于:2024-04-11 10:46:17
傳統合資中級轎車都是什么人在買?
最近幾年在新能源車摧枯拉朽般的沖擊下,我們已經很少在社交媒體或者日常聊天中談論到以往耳熟能詳的中級轎車。例如,帕薩特、雅閣、凱美瑞等,不過這并不影響它們繼續霸榜銷量榜單,像今年1月份的榜單數據中,帕薩特、邁騰分列一二位,銷量分別為2.2萬輛和1.6萬輛,排名稍后的凱美瑞和雅閣銷量也分別有1.6萬和1.5萬輛。
這也應證了那句,“網上討論沒贏過,線下銷量沒輸過”。特別是凱美瑞,其在2023年全年銷量達到22.55萬輛,排名第一,貌似新能源對它的沖擊也沒想象中的大。
確實,在風風火火的新能源浪潮中,凱美瑞這幾年的銷量居然還能一直保持穩定,路面上的可見度非常高。深究其背后的原因無非是好看、省油、故障率低、維修保養便宜等,這些優點可不是空洞的描述。從2006年引入國內國產起,它就有口皆碑,筆者家里還有服役至今的六代凱美瑞,它的行駛里程已經超過30萬公里,正常保養基本沒什么大毛病,只是架不住歲月的痕跡。
或許這就能回答開頭的那個問題,這些傳統中級轎車究竟是什么人在買,或許是當年還是青少年時的夢想之車,或許是大家只是要一臺上點檔次沒有續航焦慮的車。總之就目前而言,它依舊有它的市場。
3月初,第九代凱美瑞正式上市,售價17.18-20.68萬元。從定價來看,凱美瑞是足夠重視和新能源車的競爭。混動購買門檻比上一代大幅降低3萬元,相比同配置汽油版僅高8000元;甚至20萬出頭即可上頂配,想要的配置都齊了;2.0L混動系統動力相當于上代2.5L汽油版,油耗還降低30%。
不過這個低定價的背后免不了被大家質疑,以前配2.5L混動系統現在變2.0L混動,門檻降低存貓膩,但是如果和大家說凱美瑞還有2.5L混動系統待推出,這樣大家就不覺得動力減配了。
從外觀而言,九代凱美瑞主體沒有大的變動,僅僅對前臉尾燈進行調整,說換代多少會讓人難以信服。不過八代凱美瑞的底子依然耐看,小變好過大變,畢竟此前的七代就是比較失敗的換代了,顏值無法超越六代。
在風格選擇上,九代凱美瑞是提供了三種外觀風格,其中一種是針對國內市場推出的更具新能源味道的造型。嗯,這確定是懂消費者需求還是在內涵新能源。另外兩款的風格則是同步北美的造型,不過它們的差別是真的細微,不是同場找茬還真不容易區分。
進入車內,內飾設計上層次感還是比較強的,儀表臺的空調控制區和氛圍燈面板連為一體,還用上了膚感的材質,摸起來非常細膩柔滑。
液晶儀表和懸浮式中控屏幕算是一大進步了,并且廠家還給這套車機配上了8155芯片,擁有12GB運行內存,算力提升超4倍,響應速度提升8倍。不過細看屏幕的尺寸以及那個巨大的邊框,多少感覺這個芯片硬件匹配的有點奇怪了,中控屏幕的尺寸和液晶儀表的尺寸一致,都是12.3英寸,如果直接上目前主流的15.6英寸屏幕那么這臺車給到大家的科技感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車機操作系統同樣還是偏傳統主機廠的風格,其實也是受制于屏幕尺寸,可發揮的空間不大,這配上8155芯片絕對是巨大的浪費。不過好在語音功能上,聯手了華為開發AI語音助手,功能體驗和使用上基本和新勢力沒大的代差了,一次喚醒、持續對話、聽懂地方方言都沒問題。并且它還同時支持蘋果、安卓、鴻蒙三大手機系統的互聯,這算是比較少有的了。擴展能力上,一些比較常見的第三方應用也支持下載。
我們試駕體驗的版本還搭載了AR風格HUD抬頭顯示,3D化圖像提供的駕駛信息指引是相當的直觀。
其它配置層面,它也支持了數字鑰匙進行遠程車輛控制、類似造車新勢力的全景天窗、呼吸式氛圍燈,甚至手機無線充電功能也提供了,雖然只有15W的功率,但這何嘗不是它的一大進化。
第九代凱美瑞搭載的是最新的第五代混動系統,官方號稱史上最高效也是最具駕趣的混動。賬面數據來看,它的動力電池升級為三元鋰電池,電池組重量降低44%。2.0L混動系統最大輸出145千瓦。
實際駕駛這樣的動力表現相對是夠用的,低速起步輕快,不過絕對的加速能力就相對弱了,并且由于電池容量小,發動機介入就非常頻繁了,稍微深踩油門發動機的轟鳴聲就很容易傳入車內,相信2.5L混動版的情況會好很多。
當然,省油才是它的主要工作,WLTC百公里綜合油耗是4.2升,這個數據還是非常實際的,我們一上午的試駕下來表顯的綜合油耗也是相差無幾。
除了動力和油耗,底盤表現會更亮眼一些,官方表示新車的NVH和懸掛系統都進行了提升,懸掛方面,雙叉臂后懸掛得到了進一步優化,SE/XSE車型后懸架側傾剛度提升了20%,并且應用了擺動閥式減震器,這套減震器此前已經運用在雷克薩斯LM上。
它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車輛面對一些顛簸起伏路面時,懸掛的支撐都更加的到位,沒有多余的余震。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則是它的轉向手感,整體更加的緊致,指向精準,配合支撐能力更強的底盤,操控感絕對是有的,只是發動機時刻的嘶吼多少有點"煩人"。
NVH部分官方表示新車是增加了13塊吸音棉,后門也是首次采用了帶夾層的隔音玻璃,整車NVH提升7.3%,但是實際體驗感覺提升是真的不明顯,胎噪和底盤傳入的噪音以及發動機的聲音依舊明顯,畢竟數據上也只是提升7.3%而已,所以這部分期待別太高。
在這次試駕中,廠家還專門安排了場地的智能駕駛體驗,有一說一,新一代的T-Pilot智能駕駛輔助的提升很大,雖然沒有新勢力的地圖領航功能,但是基礎的L2功能、主動安全等做的非常好。跟車順滑、彎道居中、急剎不沖,等等做到了極致,基本上大家最常用的這些基礎功能都沒毛病可挑。
硬件部分全車搭載5顆毫米波雷達、8顆超聲波雷達、4顆環視攝像頭、1顆前視攝像頭。前向探測距離提升約2倍,掃視面積提升約8倍。這也給它的主動安全能力提升很大,基本上80km/h的車速內遇到的靜止車輛、橫穿的行人等都有很好的識別,并且能夠注重舒適的前提下剎停。另外像自動變道、緊急轉向、鬼探頭、開門殺等情況都可以識別介入,這一點是有點顛覆我對豐田主動安全水平的印象的。
最近幾年價格戰是年年上演,從最初的新能源品牌之間的價格廝殺,到如今“電比油低”卷到燃油車也不得不降價應對。傳統中級轎車還能輝煌多久真的難說,但是不改變就肯定會被后浪拍到岸上。
在眾多合資中級轎車中,凱美瑞主動求變力度算是最大的了,無論是售價還是配置都給夠了誠意,你方唱罷我登場,如今的車市更新換代的速度更快了,后面改款換代的合資車只能下更大的力度了。